貿易戰悄無聲息地靠近尾聲,誰輸誰贏一目了然。
打仗就有流血犧牲,看不見硝煙的貿易戰,背后也是有老百姓在苦苦支付代價。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12月2日在路透社舉辦的會議上表示,對每年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達25%的關稅“確實導致美國國內物價更高”。
她表示,特朗普任內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一些關稅“沒有任何實質戰略理由,卻制造了麻煩”。
耶倫表示,通過重啟排除程序降低上述關稅,可能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事情”。
2018年鬧得轟轟烈烈、血雨腥風的中美貿易戰,如今卻仿佛被人遺忘一般,不再占據兩國各大新聞頭條。這次美國財政部長終于明說降低關稅,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讓步,也是一種信號:貿易戰早就打不下去了。
一句話概括:貿易戰未能降低美國對華進口的依賴,然而由于關稅很高,加之疫情嚴重,美國的物價實打實地拼命上漲,傷害著民眾和企業。
即使政府不甘心,美利堅的老百姓也頂不住了。
頂不住了!美國商界向拜登施壓
事實上,取消加征關稅的想法在全美蔓延已久。
據CNN報道,在美國總統喬·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進行線上會晤之前,24個商業團體呼吁拜登政府努力取消對中國的關稅,以幫助緩解歷史性的通貨膨脹。
在11月初致拜登官員的一封信中,這些商業團體警告稱,對中國征收報復性關稅導致各類成本飆升,傷害著美國企業和家庭。
“這些成本,加上其他通脹壓力,給試圖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過來的美國企業、農民和家庭帶來了重大負擔。”這封信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和其他貿易組織簽署。
通脹有多可怕?創下1990來新高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報告認為,對華加征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90%以上由美國進口商承擔。
進口成本高了,誰承擔?當然是老百姓支付高物價。
物價飛快地漲,工資卻在跌。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達6.2%——這是自 1990 年 11 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11月份的調查中,美國消費者的信心指數已經跌落至66.8,這個指數是美國十年來最低的水平——生活成本太高了,生活水平嚴重下降。
然而,據美聯社報道,算上通貨膨脹率,美國2021年10月的平均時薪相比去年同期,實際上下降了1.2%。
由于奧密克戎毒株等因素的影響,高通脹持續的時間很可能比之前的預期更長。
高額關稅,中國韌性震驚世界
中美整體關系的惡化始于2018年7月,前特朗普政府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出口征收25%的關稅。
中國立刻做出反擊,也對價值3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
隨后的關稅加征行動使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被加征高達25%的關稅。
然而,在疫情和關稅壁壘的影響下,中國制造業和經濟表現出了韌性。
25%的進口關稅確實損害了中國在美國市場的出口競爭力。其結果是,對美商品出口從2018年的5395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4522.4億美元,2020年下降到4354億美元。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國關稅壁壘的雙重挑戰下,中國制造業在提高成本競爭力和調整產出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方面表現出驚人的韌性。
2021年前8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商品出口比2020年增長了20%,預計今年將達到5000億美元。因此,25%的額外關稅不會削弱許多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記錄,2020年中國在全球商品出口中所占份額達到14.7%,是自1978年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也是唯一一個在2020年實現GDP 2.3%正增長的大國。中國的經濟和供應鏈彈性令人矚目。
中美未來:愈合受傷的關系?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GDP總量占全球的40%以上。它們是世界上僅有的規模、廣度和深度足以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國家。美中經貿關系的深遠影響不僅影響兩個國家,還影響整個世界。
美國在全球金融上的主導地位,以及中國在全球商品供應鏈上的卓越作用,使得兩國的合作對于疫情后的平穩經濟復蘇是不可或缺的。
貿易關系提供了將這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巨人聯系在一起的共同利益,因此,貿易關系往往是整個中美關系的前奏——也許降低關稅這一行為,是雙方關系在漸漸愈合的線索。